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学用书识字2

温馨提示: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学用书识字2的图片如果出现 “进度条” 说明图片正在加载中,请耐心等候...,如果加载太久,请刷新一下页面重新加载。。。
 

一 教材简说古往今来,人们都要求晚辈孝顺长辈。应该怎样孝顺长辈呢?父母教诲要认真听取,有了错误要立即改正;长辈如果有了错误,应该真诚地提醒;洗碗扫地,多做家务事,是孝敬父母的具体行动,这就是本课给我们的答案。本课借鉴传统“三字经”的语言形式,利用三字经押韵上口 好读易记的特点,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 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,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。建议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,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背一背。二 学习目标1.认识“懂 貌”等14个生字。会写“洗 认”等6个字。2.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。3.有尊重长辈 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。三 教学建议(一)识字写字本课生字中,“认 事”是翘舌音,“错 扫”是平舌音,“懂”是后鼻音,“教 错 筷 夸”是三拼音,教学时要重点指导。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,不能忽视教师的领读和范读。生字的呈现,最好是在熟读课文之后。可以先出现生字组成的词语,在读准词语的基础上,再认读生字。认记生字,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,指导他们采取多种方法识记。如,“母”字可以根据“每”字,用“减一减”的方法记;“筷”字可以根据“快”字,用“加一加”的方法记;“教 改”可以根据“放”字,用“换一换”的方法记。建议根据生字特点,师生合作编一些谜语或儿歌,帮助认记。如:白儿左边虫无脚(貌),重心靠边戴草帽(懂),二十一日有金钱(错),己见反文尾巴小(改)。自编的内容不一定非常巧妙,能帮助学生认记即可。本课要求写的六个字,包含了上下 左右 独体三种结构,要抓住重点进行点拨。如,三个左右结构的字“洗 认 扫”要写得左窄右宽。“真”字上面的横要写得短些,下面一横要写得长些,中间是三横。“母”字是书写的难点,建议老师从笔顺到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作细致的指导。“母”的笔顺是撇折 横折钩 点 横 点。(二)朗读感悟本课是一篇韵文,读起来朗朗上口,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比较容易,建议把重点放在感受三字经的特点和大致理解内容上。教学前,可先指导学生背诵《三字经》的片段(详见“资料袋”)。教学时,可以由《三字经》片段导入:1.哪位小朋友能背诵几句三字经?2.古人都能如此孝敬父母,咱们应该怎么办?3.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长辈 对待父母。请大家读读课文,看看能读懂哪些地方,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讨论。接下来,教师可以范读,最好能适当领读,使学生一接触课文就获得正确的信息,有助于学生尽快读得正确流利。范读或领读后,可以采用自由读 开火车读等形式指导学生练读,读到字音正确为止。课文的意思不必逐句讲解,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己感悟。可指导学生提出几个生疏的词语,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想一想,再说一说。如“尊长辈”的“尊”字,可用组词的方法理解(尊敬 尊重);“即改正”的“即”字,可由老师讲解,如果学生说成“立即 马上”也行;“承担”一词有些抽象,不好用书面语言解释,可以采用换词的方法理解,如“干 做”。(三)实践活动1.“字—词”大拼图:先读读课后“我会读”中的六组字词,再仿照这些字词,从课文中找出五个自己喜欢的字各组两个词。最好先把字 词都写在剪好的彩色小花上,然后把五组字词摆成一个大的五角星粘贴在一张纸上。2.每天帮父母做一件事,最好能作记录,一个星期后全班交流。四 资料袋《三字经》片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【译文】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,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,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,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。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【译文】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,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。为了使人不变坏,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(zhù)【译文】战国时,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,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。一次孟子逃学,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。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【译文】五代时,燕山人窦禹钧教子有方,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,一举成名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【译文】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,而不好好教育,是父亲的过错。只是教育,但不严格要求,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【译文】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,是很不应该的。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,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,又无知识,能有什么用呢?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【译文】玉不打磨雕刻,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;人若是不学习,就不懂得礼仪,不能成才。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【译文】做儿女的,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,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【译文】东汉人黄香,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,替父亲暖被窝。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。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【译文】汉代人孔融,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,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,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。

   
声明:我们收集的教材来源于网络,所有版权都归相关出版社,如果冒犯您的权益,我们会进行相关处理。请广大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务必注意这一点。我们努力收集相关的教材只为自己提供便利,可能也为你提供方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