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学用书27鱼游到了纸上

温馨提示: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学用书27鱼游到了纸上的图片如果出现 “进度条” 说明图片正在加载中,请耐心等候...,如果加载太久,请刷新一下页面重新加载。。。
 

一 教材解读1.课文简说。这是一篇精读课文。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,以青年人“特别”的举止为线索,随着“我”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,一位勤奋专注 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,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。课文在写法上有两个特点,一是人物描写细致入微,对聋哑青年的外貌 神态 动作刻画传神;二是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,很有启发性,令人回味无穷。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,一是让学生从青年人做事勤奋 精神专注中受到的感染,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;二是学习作者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。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,受到启发,教学的难点是理解“鱼游到了纸上”与“鱼游到了心里”的关系。2.词句解析。(1)对句子的理解。①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。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当时青年人的忘我状态。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,他没有任何反应,除了因为他是个聋哑人外,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画,眼中所见 心里所想 笔下所画都是鱼,好像和金鱼融合在了一起,才把鱼画活了。②鱼游到了纸上。这句话既是文章的题目,在文中又出现了三次,一次是女孩惊奇的赞叹,一次是作者的描写,再一次是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。这是对聋哑青年所作的画的最高赞赏,赞其画技高超,画的鱼栩栩如生,像在纸上游动一样。而之所以画得像活的一样,正是他专注认真 坚持不懈的结果。(2)对词语的理解。泉白如玉:泉水像玉石一样晶莹清澈。这也是玉泉得名的原因。一丝不苟:形容做事认真 细致,一点儿也不马虎。苟,苟且,马虎。要注意结合文中描写青年人画鱼的神态和动作的具体语句,展开联想,想象所画金鱼的细致部位,来体会青年人专注认真的品质。融为一体:融合在一起。文中用这个词突出表现了青年人观鱼 画鱼时的忘我。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,感受青年人全身心投入的执著精神。赏心悦目: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。文中指品茶赏鱼这种氛围令人心情舒畅。工笔:中国画的一种画法。特点是用笔工整细致,与“写意”相对。速写:在较短的时间内,在现场以简练的手法,把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动态描写出来的绘画。二 教学目标1.认识4个生字,会写11个生字。正确读写“栏杆 罢了 境界 绣花 厂徽 聋哑人 清澈见底 赏心悦目 一丝不苟 融为一体”等词语。2.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3.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,培养做事勤奋 专注的品质。4.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。三 教学建议1.课前如果有条件可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名画,如郑板桥的竹,齐白石的虾,徐悲鸿的马等,体会画家技法的娴熟。2.教师可以参考以下思路展开教学。(1)初读课文,了解内容,感知人物形象。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,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这位青年人的初步印象,并说一说理由;也可按事情发展顺序,即作者对年轻人的认识(举止特别──画技高超──骄傲──令人敬佩)来进行交流。初步感知人物形象,感受作者由欣赏 误解到由衷敬佩的情感变化。(2)细读课文,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,品味语句,体会人物品质。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,要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习的一些方法,在读议中,通过对这些句子的理解,认识到聋哑青年勤奋专注 执著追求的品质,并受到感染。文中写青年举止特别,除因他是聋哑人外,更表现在“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”:“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,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,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”,观察金鱼入神着迷;“有时工笔细描……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”,作画时全神贯注,一丝不苟,把金鱼画活了;“围观的人越来越多……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”,作画到了痴迷的境界,物我两忘;“他似乎忘了时间,也忘了自己”,“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……忘了回家”,看鱼画鱼持之以恒,坚持不懈。要注意前后联系,通过解读这些句子具体的含义,体会到青年人虽然聋哑,但专注而勤奋,这是他画的鱼栩栩如生 赢得了大家赞叹的原因。(3)美读课文,表达情感,积累运用语言。本文语言平实而情感浓郁,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可以采用指名读 比赛读 范读 评价读等多种形式,读出聋哑青年专注细致和人们的赞叹。作者细腻生动地描写了聋哑青年的外貌 神态和动作,表现了他爱鱼成癖,观鱼似醉,画鱼如生,表达了“我”对他勤奋执著的赞美之情。通过多读,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耐心细致的观察和生动具体的描写,并抄写下来。还可随堂进行小练笔,结合插图,想象围观人们议论的情景,并写下来。教师也可结合本班学生实际,采用其他教学思路,如自读质疑──小组讨论──全班交流──教师指导──积累运用等形式。3.“金鱼游到了纸上”和“先游到了我的心里”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。“金鱼游到了纸上”,在文中是女孩惊奇的赞叹,表明青年画技高超,画得活灵活现,形神兼备,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一样。鱼“先游到了我的心里”,是说聋哑青年长期认真观察,对金鱼非常熟悉,抓住了金鱼的特点,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。“先”,点明了“游到纸上”和“游到心里”的关系:要把鱼画像,画活,必须先仔细观察,使之形象鲜明 生动 深刻,呼之欲出。可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成语《胸有成竹》来理解两者的关系。4.本课的生字中,“澈”要注意读准字音,“港 壶 徽 聋”笔画较多的字注意指导笔顺和记忆字形。5.课后小练笔,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6 7 8三个自然段和插图,想象围观的人越来越多,围绕着聋哑青年作画的专注态度和画技的高超,老人 青年和小孩是如何赞叹和议论的。可以先说一说,再写下来。四 教学案例(片段)是鱼画到了纸上还是鱼游到了纸上师:今天,我们学习第27课。(板书:鱼画到了纸上)生:(哗然)老师,您写错了,是“鱼游到了纸上”,不是“鱼画到了纸上”。师:(故作愕然)不对吧,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?生:哎,有道理。鱼只会在水里游,怎么可能游到纸上呢?生:可书上明明是“鱼游到了纸上”呀!(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开始争论)师:鱼究竟能不能游到纸上呢?我们认真读完课文之后,再下结论。(生边读课文边思考)师:得出结论了吗?生:鱼能游到纸上。因为课文里的那位青年画得太逼真了,给人的感觉就像鱼真的游到了纸上一样。师:这位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得那么鲜活,逼真?请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。生:“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”。师:怪不得呢!课文中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青年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?生: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,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。生:围观的人越来越多,大家赞叹着,议论着,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。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。生:他似乎忘记了时间,也忘了自己。生:一看就是一整天,常常忘了吃饭,忘了回家。师:真是如痴如醉呀!简直到了不知“金鱼是我”还是“我是金鱼”的地步了。如此用功地学画,画出的鱼怎能不栩栩如生呢?当他看到作者写给他的“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”时,是怎么回答的?生: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。师: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?生:因果关系。因为那位青年经常忘我地到玉泉观鱼,在心中已经有了金鱼的鲜明形象,所以他才能画出活灵活现的金鱼。师:真是胸有成“鱼”呀!从这位青年由心中有鱼到纸上“游”鱼的学画过程,我们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好品质?生:做事一丝不苟。生:做事专心致志。生:做事全神贯注。师: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。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物。生:《全神贯注》中的罗丹,差一点儿把朋友锁在自己的工作室。师:学习了他们的优秀品质后,我们受到什么启发?生:我们做事的时候也要认认真真,一丝不苟。生:我们上课的时候要全神贯注,认真听讲。(选自《小学语文教师》2002年第9期,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江珠江路小学王德强)五 相关链接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,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。南宋时,内侍官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,园中花木扶疏,引水入池,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,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,时称卢园,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。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,将它列入其中。清康熙三十八年(1699),皇帝玄烨驾临西湖,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,用石建碑于鱼池畔。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,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,诗中有句云:“花家山下流花港,花著鱼身鱼嘬花。”今日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,全园分为红鱼池 牡丹园 花港 大草坪 密林地五个景区。

   
声明:我们收集的教材来源于网络,所有版权都归相关出版社,如果冒犯您的权益,我们会进行相关处理。请广大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务必注意这一点。我们努力收集相关的教材只为自己提供便利,可能也为你提供方便。